 |
|
 |
 |
可信可靠:16年品牌不变,更保证信誉
一流专家:国际惯例,顶级才智更专业
业务拓展:一站式全服务,更全面广泛
服务到位:专家直接对话,QQ在线咨询
收费合理:相比价格最低,更超值划算
成功率高:上千成功案例,更注重成效 |
|
 |
|
|
 |
 |
麦肯咨询,全国投融资策划着名品牌!专为全国中小企业及投资创业者提供投资机会,产业发展,项目可行性,行业市场,投资融资等高端研究与咨询服务 |
|
 |
|
|
 |
 |
专写立项报批,征用土地,产业扶持,财政资金,融资上市,境外投资,中外合资,股份合作,企业设立,组建公司,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可行性研究报告 |
|
 |
|
|
 |
 |
专写发改委立项报批核准项目申请报告,甲级乙级资质,已累计完成1000多个项目,协助企业成功获得立项,征地 |
|
 |
|
|
 |
 |
专为项目投资者获得政府专项资金支持,编写包括投资补助、政策奖励、财政资金拨款等方式的资金申请报告 |
|
 |
|
|
 |
 |
专为投融资项目编写符合国际惯例的商业计划书、融资计划书、投资计划书、项目计划书等投融资商业计划书,得到了欧美,亚洲等投资机构推荐认可 |
|
 |
|
|
 |
 |
参照国际投资,融资行业规范编写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让您的项目商业价值倍增!让您的项目融资成功率大大提升! |
|
 |
|
|
 |
 |
专为企业项目风险全方位地进行科学分析,以评估项目所面临的风险等级,以便正确决策项目,降低项目投资风险 |
|
 |
|
|
 |
 |
通过对企业项目数据全方位的科学分析,为投资方决策项目提供科学,严谨的依据,是项目市场化操作的科学依据 |
|
 |
|
|
 |
 |
是企业向外投融资时必须具备的文件,提出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及综合性的分析论证 |
|
 |
|
|
 |
 |
按照国际通行的风险评估方法,客观公正地对企业,项目的投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是企业制定战略,项目论证,融资合作,风险评估和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 |
|
 |
|
|
 |
 |
 |
我们已经完成的商业计划书|项目融资报告|商务计划书|项目计划书|创业计划书涉及的行业如下: |
|
 |
专项服务:投资机会研究_可行性研究报告_政策研究_投资融资研究_商业计划书_项目融资报告_项目评估报告_投资价值分析报告_投资风险评估报告_投资专案分析报告_投融资综合分析报告_项目稳定回报论证报告
针对用途:发改委立项_立项审批_征用土地_产业化扶持_政策扶持_财政资金_企业融资_风险投资_资金申请_投资建设_境外投资_上市融资_招商引资_兼并收购_合资合营_技术开发_中外合作_股份合作_组建设立公司
热门标签:范文_范本_样本_案例_实例_模板_模版_样板_范例_个案_方案_格式_资质_中英文_什么叫_怎么写_如何写_如何编写_代写_编制_编写_写法_分析_评估_评价_下载_完整_结构_要素_提纲_大纲_指南_免费 |
|
 |
|
|
|
|
|
 |
 |
 |
|
 |
|
立足山东,联动安徽、山西、青海、新疆,服务全国!
已累计为全国30多个省市区,上千家企业及投资创业者,
协助成功获得了立项、征地、上市、资金、投资、融资! |
|
 |
1 总则
1.0.1 为贯彻国家关于建筑节能的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岩棉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技术要求、施工工艺、试验及验收方法,保证外墙外保温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在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及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中,采用岩棉做法的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施工和验收。
1.0.3 岩棉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施工和验收除应遵守本规程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 based on rock wool
以岩棉为保温材料,用胶粘剂和锚栓固定于外墙外表面,用玻纤网增强的抹面胶浆作抹面层,用饰面材料进行表面装饰,具有保温功能和装饰效果的构造总称,本规程中简称外保温系统。根据岩棉形态不同,可分为岩棉带外保温系统和岩棉板外保温系统。
2.0.2 岩棉板 rock wool panel
以天然火成岩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熔融,用离心力或高压载能气体喷吹成纤维后,以热固型树脂为粘结剂,经压制、切割制成的具有一定刚度的保温板。
2.0.3 岩棉带 rock wool belt
由岩棉板切割而成,上墙后纤维垂直于基层墙体表面的带状岩棉制品。
2.0.4 胶粘剂 adhesive
专用于把岩棉板和岩棉带粘结到基层墙体上的聚合物砂浆。
2.0.5 抹面胶浆 rendering
具有一定变形能力和良好粘结性能,与玻纤网共同组成抹面层的聚合物砂浆。
2.0.6 玻纤网 glassfiber mesh
经表面涂覆处理的网格状玻璃纤维织物,具有一定的耐碱性和硬挺度,作为增强材料埋入抹面胶浆中,与抹面胶浆共同形成薄抹灰抹面层,用以提高抹面层的抗裂性和抗冲击性。
2.0.7 锚栓 anchor
由膨胀件和膨胀套管组成,或仅由膨胀套管构成,依靠膨胀产生的摩擦力或机械锁定作用连接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的机械固定件。
3 一般规定
3.0.1 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见表3.0.1-1和表3.0.1-2。
表3.0.1-1 岩棉板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
3.0.2 外保温工程应选用配套供应的外保温系统,外保温系统及组成材料的性能指标应满足本规程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3.0.3 当基层墙体材料是加气混凝土或其他多孔材料时,外保温系统应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内部结露或冷凝受潮验算。
3.0.4 外门窗口外侧四周墙面、外墙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等热桥部位都应进行保温处理。
3.0.5 岩棉板与基层墙体采用粘锚结合,以锚栓锚固为主的联结方式。抹面层应采用双层网增强,锚栓压盘应压住底层玻纤网。应根据基层墙体类别,选用不同类型的锚栓。锚栓数量应根据设计确定。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公式3.0.5计算确定锚栓数量。
NAnch≥3 Wk / Fk.Anch (公式3.0.5)
式中:NAnch——锚栓数量,个/m2;
Wk——不同高度处最大风荷载标准值,kN/m2;
Fk.Anch——锚栓抗拉承载力标准值或穿透力标准值,kN/个。
3.0.6 岩棉带与基层墙体的联结以粘结为主,锚固为辅,有效粘结面积率应不小于50%。抹面层采用单层网增强时,锚栓压盘应压住岩棉带;采用双层网时,锚栓压盘应压住底层玻纤网。每带一个锚栓。
3.0.7 外保温工程的饰面层应选用涂料、饰面砂浆等轻质材料,饰面层应与外保温系统其它组成材料相容。
3.0.8 外保温施工时应遵守国家及本市现行的有关防火安全的标准、规范和规定的要求。
4 技术要求
4.0.1 外保温系统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0.1的规定,复合墙体平均传热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
表4.0.1 外保温系统技术指标
项 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岩棉板 岩棉带
耐候性 外观质量 无可渗水裂缝,无粉化、空鼓、起泡、剥落现象 JGJ 144或
JG 149
锚栓抗拉承载力标准值,kN ≥0.60 ——
抹面层与岩棉带拉伸粘结强度[1],kPa —— ≥80
抗冲击性 首层 10J级 JGJ 144
二层及以上 3J级
水蒸汽湿流密度,g/(m2?h) ≥1.70 GB/T 17146干燥剂法
吸水量,g/m2 ≤500 DB11/T 584
耐冻融(30次) 外观质量 保护层无空鼓、脱落,无可渗水裂缝 JGJ 144
抹面层与岩棉带拉伸粘结强度[2],kPa —— ≥80
抗风压值,kPa 不小于工程项目风荷载设计值
[1]、 [2]:试样尺寸(100±1)mm×(100±1)mm,数量为5块。
4.0.2 岩棉板和岩棉带技术要求和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0.2-1和表4.0.2-2的要求。
表4.0.2-1 岩棉板和岩棉带的技术指标
项 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岩棉板 岩棉带
导热系数(25℃),W/(m?K) ≤0.040 ≤0.048 GB/T 10294
GB/T 10295
酸度系数 ≥1.8 GB/T 5480
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1],kPa ≥7.5 ≥80 JG 149
尺寸稳定性[2](70℃,48h),% ≤1.0 GB/T 8811
压缩强度[3],kPa ≥40 GB/T 13480
短期吸水量,kg/m2 ≤0.5 GB/T 25975
燃烧性能 A级 GB 8624
[1][3]试样尺寸200mm×200mm,厚度为样品原厚,数量5块;
[2]试样尺寸200mm×200mm,厚度为样品原厚,数量3块。
表4.0.2-2 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试验方法
岩棉板 岩棉带
长度,mm +10,-3 +10,-3 GB/T 5480
宽度,mm +5,-3 ±3
厚度,mm ±3 ±2
直角偏离度,mm/m ≤5
平整度偏差,mm ≤6 GB/T 25975
4.0.3 胶粘剂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0.3的要求。
表4.0.3 胶粘剂技术指标
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岩棉板 岩棉带
拉伸粘结强度(与水泥砂浆),MPa 常温常态 ≥0.6 JGJ 144
耐水 ≥0.4
拉伸粘结强度[1],kPa 常温常态 ≥7.5 ≥80
耐水
可操作时间,h 1.5~4.0
[1]试样尺寸200mm×200mm,厚度为样品原厚。
4.0.4 抹面胶浆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0.4的要求。
表4.0.4 抹面胶浆技术指标
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岩棉板 岩棉带
拉伸粘结强度,kPa 常温常态 ≥7.5 ≥80 JGJ 144[1]
耐水
耐冻融
柔韧性 压折比 ≤3.0 JG 149
抗冲击性[2] 3J级 JC/T 993
不透水性 试样抹面层内侧无水渗透 JGJ 144
吸水量,g/m2 ≤500 DB11/T 584
可操作时间,h 1.5~4.0 JGJ 144
[1] 冻融循环制度依据JG 149-2003。
[2] 做抗冲击试验时应选用相对应的岩棉板、岩棉带作为基材。当年度已进行外保温系统抗冲击测试时,可不测此项。
4.0.5 玻纤网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0.5的要求。
表4.0.5 玻纤网技术指标
检 测 项 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单位面积质量,g/m2 ≥130 GB/T 9914.3
断裂应变,% ≤5 GB/T 7689.5
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经纬向),% ≥50 快速法:JC 561.2中附录A
或标准方法:GB/T 20102
GB/T 7689.5
耐碱断裂强力(经纬向),N/50mm ≥750
4.0.6 锚栓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0.6的要求。锚栓的塑料膨胀件和塑料膨胀套管应采用原生的聚酰胺、聚乙烯或聚丙烯制造,不应使用再生材料;钢制膨胀件和膨胀套管应采用不锈钢或经过表面防腐处理的碳钢制造;当采用电镀锌处理时,应符合GB/T 5267.1的规定。C类、D类基层墙体应选用通过摩擦和机械锁定承载的锚栓。
检 测 项 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圆盘直径,mm ≥60 JG/T 366
膨胀套管公称直径,mm ≥8
抗拉承载力标准值[1],kN A类基层墙体 ≥0.60
B类基层墙体 ≥0.50
C类基层墙体 ≥0.40
D类基层墙体 ≥0.30
E类基层墙体 ≥0.30
在岩棉板中的穿透力标准值[2],kN ≥0.60 附录A
[1]A类为普通混凝土墙体;B类为实心砌体墙体,包括烧结普通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砌体以及轻骨料混凝土墙体;C类为多孔砖砌体墙体,包括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多孔砖砌体墙体;D类包括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E类为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
[2]外保温系统采用岩棉带作为保温材料时,可不测此项。
4.0.7 饰面材料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其透汽性应与外保温系统构造相协调。
4.0.8 建筑密封膏应采用与外保温系统相容的聚氨酯、硅酮、丙烯酸酯型材料,其技术要求应分别符合国家现行标准JC/T 482《聚氨酯建筑密封胶》、GB 16776《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JC/T 484《丙烯酸酯建筑密封胶》的规定。
5 施工工艺
5.1 施工准备
5.1.1 施工前应进行以下技术准备:
1 施工人员应进行技术培训,了解材料性能,掌握施工要领,经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
2 施工方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3 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防火措施。
5.1.2 施工前门窗框、阳台栏杆(板)和预埋件应安装完毕,墙上的施工孔洞应堵塞密实。
5.1.3 施工前,基层墙体应验收合格,墙面的残渣和脱模剂应清理干净,墙面平整度超差部分应剔凿或修补,伸出墙面的(设备、管道)联结件应安装完毕。
5.1.4 外保温施工的墙体基面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5.1.4的规定。
表5.1.4 墙体基面的允许尺寸偏差
工程做法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砌体
工程 墙面
垂直度 每 层 5 2m托线板检查
全高 ≤10m 10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10m 20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混凝土
工程 墙面
垂直度 层高 ≤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5m 10
全 高 H/1000且≤30 经纬仪、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8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如墙体基面尺寸偏差不符合要求应进行找平处理,且应对找平后墙面按5.1.5要求进行拉伸粘结强度测试。
5.1.5 外保温系统正式施工前,应在与监理共同确定的工程墙体基面上进行胶粘剂与基层墙体的拉伸粘结强度试验,平均值应不小于0.3MPa。当强度不满足要求时,应先对基层墙体进行处理。
5.1.6 岩棉板外保温系统正式施工前,应在与监理共同确定的工程墙体基面上进行锚栓抗拉承载力试验。试验方法和计算方法依据JG/T 366。
5.1.7 材料存放应符合以下要求:
1 保温板进场后,宜在库(棚)内存放,注意通风、防潮,严禁雨淋。
2 材料应分类存放并挂牌标明材料名称。
5.1.8 外保温施工主要机具包括磅秤,电动搅拌器,电锤(冲击钻),裁刀,自动(手动)螺丝刀,剪刀,钢丝刷,扫帚,棕刷,开刀,墨斗,抹子,压子,阴阳角抿子,托线板,2m靠尺等。
5.2 作业条件
5.2.1 施工时,环境温度和基墙温度不应低于5℃,风力不大于5级。雨天不得施工。夏季施工,施工面应避免阳光直射,必要时可在脚手架上搭设防晒布遮挡。如施工中突遇降雨,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雨水冲刷施工面,并于雨后对未经抹面层覆盖的岩棉板和岩棉带进行检查。
5.2.2 施工用吊篮或专用外脚手架搭设应牢固,并经安全验收合格。
5.3 岩棉板系统工艺做法
5.3.1 岩棉板外保温系统应按图5.3.1所示的流程施工,括号中为选择性工序。
5.3.2 放线、挂线应按以下操作工艺进行:
1 在阴角、阳角、阳台栏板和门窗洞口等部位挂垂直线或水平线等控制线。
2 根据基层平整度误差情况,对超差部分进行处理。
5.3.3 在岩棉板的起始位置和相应的层间位置宜安装托架。托架伸出墙面尺寸应小于岩棉板厚度。如采用金属托架,应进行防腐处理。托架构造及具体安装方法见附录B。
5.3.4 岩棉板上墙前宜进行界面处理。
5.3.5 配制胶粘剂:胶粘剂应用电动搅拌器搅拌均匀,一次的配制量宜在60分钟内用完。
5.3.6 粘贴翻包玻纤网:岩棉板安装起始部位及门窗洞口、女儿墙等收口部位应预粘(在粘贴岩棉板前完成)翻包玻纤网,宽度为保温板厚加200mm,长度应根据施工部位具体情况确定。
5.3.7 岩棉板排板宜按水平顺序进行,上下应错缝,阴阳角处应做错茬处理;岩棉板的拼缝位置不得在门窗口的四角处。岩棉板与基层墙体宜采用点框法粘结,粘结面积率应不小于施工方案的规定,且不小于40%。岩棉板在阳角处留马牙茬时,伸出阳角的部分不涂抹胶粘剂。粘板时应轻柔均匀挤压板面,随时用托线板检查平整度。每粘完一块板,用2m靠尺将相邻板面拍平,及时清除板边缘挤出的胶粘剂,板与板之间应无“碰头灰”。岩棉板应挤紧、拼严。局部不规则处粘贴岩棉板可现场裁切,切口应与板面垂直。整块墙面的边角处岩棉板的尺寸应不小于300mm。
5.3.8 门窗洞口四角处应沿45°方向加铺400mm×200mm的玻纤网,具体做法见附录B;增强玻纤网置于大面玻纤网的里面。翻包玻纤网与洞口增强网重叠时,可将重叠处的翻包玻纤网裁掉。
5.3.9 抹灰施工宜在岩棉板粘结完毕24h。抹面胶浆应按照比例配制,应做到计量准确、机械搅拌,搅拌均匀。一次的配制量宜在60分钟内用完,超过可操作时间后不得再用。底层抹面胶浆应均匀涂抹于板面,厚度约为2mm,同时将翻包玻纤网压入抹面胶浆中。在抹面胶浆可操作时间内,将底层玻纤网贴于抹面胶浆上。玻纤网应从中央向四周抹平,铺贴遇有搭接时,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00mm。
5.3.10 锚栓安装施工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1 锚栓安装施工应在底层玻纤网铺设完后进行。
2 不同类别的基层墙体,应选用相配套类别的锚栓。
3 宜采用敲击式锚栓。
4 钻头直径应按照JG/T 366表5的要求进行选择。基层墙体为加气混凝土时不得使用电锤和冲击钻。
5 锚固深度不得小于25mm,具体应根据5.1.6锚栓的现场抗拉承载力试验确定。
6 锚栓宜呈梅花型布置,间距应不小于100mm,边距应不小于100mm。
5.3.11 锚栓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在底层玻纤网上抹中层抹面胶浆,厚度为(2~3)mm,将面层玻纤网贴于抹面胶浆上。阳角宜采用角网增强处理,角网位于大面玻纤网内侧,不得搭接,具体做法参考附录B。
5.3.12 中层抹面胶浆凝结前应用抹面胶浆罩面,厚度(1~2)mm,以仅覆盖玻纤网、微见玻纤网轮廓为宜。抹面胶浆表面应平整,玻纤网不得外露。抹面胶浆总厚度应控制在(5~7)mm。
5.3.13 外饰面作业应待抹面胶浆基层达到饰面施工要求时进行,具体施工方法按相关施工标准进行。
5.4 岩棉带系统工艺做法
5.4.1 岩棉带外保温系统应按图5.4.1所示的流程施工,括号中为选择性工序。抹面层采用双层网增强时,应按岩棉板外保温系统相关施工工艺进行。
图5.4.1 岩棉带外保温系统施工流程图
5.4.2 放线、挂线应按以下操作工艺进行:
1 在阴角、阳角、阳台栏板和门窗洞口等部位挂垂直线或水平线等控制线。
2 根据基层平整度误差情况,对超差部分进行处理。
5.4.3 在岩棉带的起始位置和相应的层间位置宜安装托架。托架伸出墙面尺寸应小于岩棉板厚度。如采用金属托架,应进行防腐处理。托架构造及具体安装方法见附录B。
5.4.4 岩棉带上墙前宜进行界面处理。
5.4.5 粘贴岩棉带应按下列操作工艺进行:
1 配制胶粘剂:胶粘剂应用电动搅拌器搅拌均匀,一次的配制量宜在60分钟内用完。
2 粘翻包玻纤网:岩棉带安装起始部位及门窗洞口、女儿墙等收口部位应预粘(在粘贴保温板前完成)翻包玻纤网,宽度为保温板厚加200mm,长度应根据施工部位具体情况确定。
3 涂抹胶粘剂:岩棉带在阳角处留马牙茬时,伸出阳角的部分不涂抹胶粘剂。
4粘贴岩棉带:应以托架为基准线由下到上顺序施工,排板宜按水平顺序进行,上下应错缝粘贴,阴阳角处应做错茬处理;岩棉带的拼缝位置不得在门窗口的四角处。岩棉带有效粘结面积率应不小于50%。粘板时应轻柔均匀挤压板面,随时用托线板检查平整度。每粘完一块板,用2m靠尺将相邻板面拍平,及时清除板边缘挤出的胶粘剂,板与板之间应无“碰头灰”。岩棉带应挤紧、拼严。局部不规则处粘贴岩棉带可现场裁切,切口应与表面垂直。整块墙面的边角处岩棉带的尺寸应不小于300mm。
5.4.6 门窗洞口四角处应沿45°方向加铺400mm×200mm的玻纤网,具体做法见附录B;增强玻纤网置于大面玻纤网的里面。翻包玻纤网与洞口增强网重叠时,可将重叠处的翻包玻纤网裁掉。
5.4.7 岩棉带粘结完毕24h,且经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锚栓安装施工。钻头直径应按JG/T366表5的要求进行选择。基层墙体为加气混凝土时不得使用电锤和冲击钻。钻孔深入基层墙体深度应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的要求。锚栓宜呈梅花型布置,间距不小于100mm,边距不小于100mm。
5.4.8 锚栓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后进行抹灰施工。抹面胶浆应按照比例配制,应做到计量准确、机械搅拌,搅拌均匀。一次的配制量宜在60分钟内用完,超过可操作时间后不得再用。底层抹面胶浆应均匀涂抹于板面,厚度约为(2~3)mm,同时将翻包玻纤网压入抹面胶浆中。在抹面胶浆可操作时间内,将底层玻纤网贴于抹面胶浆上。玻纤网应从中央向四周抹平,铺贴遇有搭接时,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00mm。
5.4.9 阳角宜采用角网增强处理,角网位于大面玻纤网内侧,不得搭接,具体做法参考附录B。
5.4.10 底层抹面胶浆凝结前应用抹面胶浆罩面,厚度(1~2)mm,以仅覆盖玻纤网、微见玻纤网轮廓为宜。抹面胶浆表面应平整,玻纤网不得外露。抹面胶浆总厚度应控制在(3~5)mm。
5.4.11 外饰面作业应待抹面胶浆基层达到饰面施工要求时进行,具体施工方法按相关施工标准进行。
6 工程验收
6.1 一般规定
6.1.1 工程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 5041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其他相关标准要求。
6.1.2 外墙外保温施工应对下列部位或内容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
1 保温层附着的基层及其表面处理;
2 岩棉板或岩棉带粘结或固定;
3 托架(设计要求时);
4 被封闭的保温材料厚度;
5锚栓类别、数量与锚固深度;
6玻纤网层数与铺设;
7抹面层厚度;
8墙体热桥部位处理。
6.1.3 材料进场时应按照本规程附录C要求在施工现场抽样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
6.1.4 外保温工程验收的检验批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做法的墙面,每1000m2面积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0m2也为一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每100 m2应至少抽查一处,每处不得小于10 m2, 每个检验批至少检查5处。
2 检验批的划分也可根据与施工流程相一致且方便施工与验收的原则,由施工单位与监理(建设)单位共同商定。
6.2 主控项目
6.2.1 所用材料进场后,应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其品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系统性能检测报告;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核查现场抽样复验报告。
6.2.2 岩棉板外保温系统用锚栓进场后,应在基层墙体中进行抗拉承载力现场拉拔试验,其抗拉承载力标准值必须符合设计和本规程的要求。
检验方法:核查锚栓现场抗拉承载力试验报告。
6.2.3 岩棉带与基层墙体必须粘结牢固,无松动和虚粘现象。岩棉带与基层墙体拉伸粘结强度不得小于80kPa。
检验方法:现场实测样板墙,试验方法依据JGJ 110。
6.2.4 岩棉板粘结面积率应满足3.0.5条的要求,岩棉带粘结面积率应满足3.0.6条的要求。
检验方法:扒开粘贴的岩棉板或岩棉带观察检查和用手推拉检查。核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2.5 锚栓数量、锚固位置、锚固深度和拉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做抗拉承载力现场拉拔试验。
检验方法:观察;卡尺量。核查抗拉承载力标准值和锚固深度。核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2.6 岩棉板和岩棉带的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负偏差不得大于3mm。
检验方法:用钢针插入和尺量检查。
6.2.7 抹面胶浆与岩棉板或岩棉带必须粘结牢固,无脱层、空鼓,面层无裂缝。
检验方法:用小锤轻击和观察检查。
6.2.8 外墙热桥部位应按照设计要求采取节能保温等隔断热桥措施。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和施工方案观察检查。核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3 一般项目
6.3.1 岩棉板和岩棉带安装应上下错缝,各板间应挤紧拼严,拼缝应平整,碰头缝不得抹胶粘剂。
检验方法:观察;手摸检查。核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3.2 玻纤网应铺压严实,包覆于抹面胶浆中,不得有空鼓、褶皱、翘曲、外露等现象。搭接长度应符合规定要求。增强部位的玻纤网做法应符合设计和本规程的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核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3.3 岩棉板和岩棉带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3.3的规定。
表6.3.3 岩棉板和岩棉带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 查 方 法
1 表面平整 4 用2m靠尺楔形塞尺检查
2 立面垂直 4 用2m垂直检查尺检查
3 阴、阳角垂直 4 用2m托线板检查
4 阳角方正 4 用200mm方尺检查
5 接茬高差 1.5 用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检验方法:核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3.4 变形缝构造处理和保温层开槽、开孔及装饰件的安装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手扳检查。
6.3.5 外保温墙面抹面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3.5的规定。
表6.3.5 外保温墙面抹面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 查 方 法
1 表面平整 4 用2m靠尺楔形塞尺检查
2 立面垂直 4 用2m垂直检测尺检查
3 阴、阳角方正 4 用直角检测尺检查
4 直线度(装饰线) 4 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用钢直尺检查
7 其他要求
7.1 成品保护
7.1.1 外保温施工过程及完成后,后续工序与其它正在进行的工序应注意对成品进行保护。禁止在保温墙面上随意剔凿,避免尖锐物品撞击。
7.1.2 门窗洞口、边、角、垛宜采取保护性措施。
7.2 安全操作要求
7.2.1 施工人员应遵守施工现场各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服从现场的统一管理。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施工现场严禁上下抛扔工具等物品。
7.2.2 从事施工作业高度在2米以上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系好安全带,防止坠落。
7.2.3 必须对脚手架和吊篮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上人。脚手架应满铺脚手板,并固定牢固,严禁出现探头板。
7.2.4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均应设置漏电保护器,戴绝缘手套,防止触电。
7.2.5 施工人员应佩戴好各种劳防用品,做好职业健康保护,并注重施工安全。
7.3 环保措施
7.3.1 外保温工程施工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DB11/513《绿色施工管理规程》及相关规定的要求。
7.3.2 每道工序应做到活完脚下清,切割后的保温板边角料、碎末等应及时清理,并将废料放置到指定地点。
7.3.3 靠近居民生活区施工时,应控制施工噪声。需夜间运输时,车辆不得鸣笛,减少噪声扰民。
|
 |
我们的承诺:
16年品牌,更保证信誉;
顶级才智,更专业规范;
专家对话,更直接及时;
相比价格,更超值划算;
上千案例,更贴近实用! |
|
|
[返回] [留言板] [打印] |
|
|
|
 |
|
|
|
 |
|
 |